我校章华桂教授课题组在反硫化产物结构演变的流变学与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7-03浏览次数:10

反硫化(Inverse vulcanization)是一种以硫磺为主要单体、多烯烃为交联剂,高温共聚合成硫链网络聚合物的新方法,产物含硫量高且富有多硫键动态交联位点,在光学、吸附、力学以及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同时该方法简单、高效且绿色环保(无溶剂),有望实现现有大量工业副产物硫磺的高值化利用。然而,目前对反硫化的反应机理和关键中间体结构演变的认知仍然十分有限,很难实现对反硫化进程及产物结构的精确调控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章华桂、郑博拓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evolution during inverse vulcaniz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烯烃模型单体,结合流变学、核磁共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实验与计算方法对反硫化过程产物结构演变规律和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反硫化过程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单体结构依赖性,存在与传统橡胶硫化类似的描述不同阶段反应历程特征的反硫化曲线;进一步通过反硫化过程体系宏观性质与产物微观结构演变之间的构效关系建立,最终阐明了反硫化曲线的单体结构和时间依赖性的内在机理。

福建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我校章华桂教授、嘉兴大学白天闻博士和闽江学院沈航高级工程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青年教师郑博拓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钟丽玲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9374-y

版权所有 © 2020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科学技术处(350117)     旧版入口